:::
課程資訊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課程說明 |
---|---|---|
亞洲多元文化 | 陳小雀教授 | 本課程從歷史與地理層面切入,探討大陸、日本、韓國、印度、印尼、 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之文化,涉及宗教、社會、藝術、文學等議題, 並擴及「絲路」與「鄭和下西洋」之時代意義,從文化交流窺探亞洲豐 富的人文樣貌。教學目標為:1. 認識亞洲主要國家文化;2. 認識亞洲 社會的多面貌;3. 探索東西方的文化交流。 |
我國近代史 | 宮國威副教授 | 本課程擬逐次敘述自清代中葉以降至上世紀末,在中國發生的重大事件。 除說明其前因後果外,也與同一時間的國際大勢相互串連,以彰顯事件真 實的歷史意義。此外,本課程也將分別講授日本殖民時代和國民黨統治時 期的台灣,闡述島內過去百年的政治、經濟及社會發展歷程。透過十六週 的課程,逐步帶領外籍同學了解近代中國及台灣的嬗變過程。 |
台灣與周邊國家關係 | 黃富娟助理教授 | 課程目的在探索台灣與周邊國家的互動關係。課程規劃首先簡介東亞國家 的經濟奇蹟、當前面臨的後工業社會轉型困境。其次,帶入台灣與周邊國 家的幾個互動面向進行探討。包括:台灣與東亞國家的關係形式與內涵、 台日企業組織形式暨企業文化與投資行為、人才外流與亞洲移民、華人社 會的認同與爭議、東亞區域整合、台灣與東亞糧食安全體系、台灣參與亞 太經合會等議題上的連結,以提供拉美學員理解台灣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基 本樣貌。 |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課程說明 |
---|---|---|
台灣文化與價值觀 | 陳小雀教授 | 本課程從歷史角度切入,深入探討台灣社會發展,擴及荷蘭人佔領 時期和日據時代的殖民社會經驗,凸顯台灣文化特質,上課內容包 括:開墾歷程、族群結構、宗教信仰、風俗習慣、飲食文化、民主 制度、社會運動、藝文活動、經濟發展。 |
亞太安全議題 | 馮慕文助理教授 | 本課程旨在使拉美學生更接近亞太地區一些與安全性最相關的主題, 尤其是台灣。 整個學期將介紹不同的理論,以便為學生提供更多工具, 以更好地理解和討論區域安全問題,並了解台灣及其周邊國家所面臨的挑戰。 |
亞洲與拉丁美洲關係 | 黃富娟助理教授 | 本課程目的在探討亞太區域內亞洲與拉美兩個次區域的多層面互動關係。課程安 排主要是依據專題研究,區別就亞太區域內的經貿、政治、外交、移民等現象進 行專題研究。 |
東北亞政治格局 | 宮國威副教授 | 本課程擬透過講授對中、日、韓三國在歷史、政治、經濟、 對外政策等方面的發 展及互動,令外籍學生就東北亞地區 建立起一個立體的圖象。 |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課程說明 |
---|---|---|
東南亞區域經濟發展 | 宮國威副教授 | 本課程主要在分析 (1) 東協的發展歷程與內部經濟合作; (2) 東協會員國的經濟 發展軌跡;(3) 東協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係; (4) 亞太區域整合的現況與前景 |
東南亞國家政府與政治 | 王秀琦副教授 | 東亞國家在二次戰後多數由殖民地的地位獲得獨立主權,其政治民主化與經濟發展, 是二次大戰後討論的熱門題材,進入廿一世紀於全球化過程中, 東南亞國家民主化遭到強人威權統治者極力抗拒,但以時代潮流, 仍舊在各種挑戰下逐步走向民主政治。 本課程由政治發展理論出發,闡明政治經濟發展與民主化之關連性,影響民主的內外因素, 民主化的過程及威權的崩潰,最後再比較東亞與東南亞國家民主與民 主化的未來。 |
東南亞與南亞的區域爭端 | 王秀琦副教授 | 本課程主要內容是有關東南亞國家協會之成立背景、發展經過以及其所面對的問題。 其次是探討南海諸島的地緣環境、島礁爭端和開發的經過,以及東協和周邊國家對於 南海爭端之立場,台灣對於南海爭端的政策和主張。 |
課程名稱 | 授課教師 | 課程說明 |
---|---|---|
中華民國外交政策 | 王秀琦副教授 | 本課程以介紹中華民國創建以來之對外政策為主軸,透過不同時期面臨之問題 及因應之作法來瞭解中華民國外交政策之演變。並探討中華民國當前之外交政策產生之背景、 戰略思維及實際作為。從漢賊不兩立、拓展實質外交,推動務實外交, 到目前的活路外交,希望讓同學對中華民國外交政策之過去現在及未來有宏觀的認識。 |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 在拉美的發展 |
宮國威副教授 | 本課程旨在藉由「一帶一路」"Belt and Road Initiative"倡議在拉美的實踐, 探討 本世紀中國大陸對拉美的外交政策。 |